
|
书 名:梓园新艺曲—建成环境艺术报道、评论集 索取号:TU-856/288 作 者:程国政 简 介:《梓园新艺曲:建成环境艺术报道、评论集(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同济师生关于建成环境艺术的报道、评论集。2005年以来,同济大学的学者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京沪高铁、东海大桥、崇明桥隧、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等等,积极参与汶川灾后重建,参与城市更新等等,这些工作都由作者的一篇篇文字忠实地记录下来,变成了《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专栏文章。这些文章横跨十几个年头,在一段不算短的时光里凝固成“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一个个闪亮的音符,成为祖国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个强劲的足音。 |

|
书 名:SketchUp Pro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索取号:TU201.4/144 作 者:冀海玲 简 介:Sketchup是一个直接面向设计过程而开发的三维绘图软件,易学易用,功能强大。本书共15章,通过大量专业实例,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SketchUp Pro 2016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SketchUp Pro 2016进行室内、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掌握SketchUp Pro 2016的软件操作技能,还能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学习真实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相关工作中熟练应用SketchUp Pro 2016,提高工作效率。 |

|
书 名:价值九载 索取号:TU206/168 作 者:王铁 简 介:本书是2017第九届四校四导师环艺专业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及成果总结。书中含括参加活动院校教授为毕业学生指导设计的全过程,从构思立意,到修改完善,到*终成图,全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和实用性。 |

|
书 名:龙·计划:五龙庙的故事:story of the five dragons temple 索取号:TU-092.2/61 作 者: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 介:本书讲述了“龙·计划”是一次国家专项资金与社会资金合作进行文物保护事业的新尝试,也是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广文物保护工作的新尝试,更是嫁接在世博会的靠前平台上宣传中国文物和文物保护的新尝试。五龙庙的文物本体获得国家文保资金修葺之后,“龙·计划”又使它获得了一次新生,将一个孤立的古庙转换为一座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并融入当下的生活。 |

|
书 名:跨越时光的屋顶 索取号:TU2/113 作 者:(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等编 简 介:在旧建筑上方扩建新建筑不仅能使日益显得多余的建筑恢复生气,还能增加新的功能。建筑师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采用视觉设计手段创造影响力、吸引人们的关注,并在更广阔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 《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75):跨越时光的屋顶/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总结了一些打造这类富有历史层次的建筑的设计案例,精选的案例配以翔实美观的图文介绍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 |

|
书 名:砖砌建筑的历史 索取号:TU-091/23 作 者:坎贝尔 简 介:《砖砌建筑的历史》是一本考察各时代建筑史用砖方式的历史记录,也是一本关于砖的制造和砌筑的技术调查,还是一本关于建筑和文化历史的随笔。作者把他们在视觉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于100多个主题,涵盖了从古埃及的砖到路易?康?阿尔瓦?阿尔瓦托和伦佐?皮亚诺等现代主义大师独特的用砖方法等丰富的内容。书中既重点考察了大教堂、乡村住宅、寺庙和清真寺之外,也重点考察了工程项目,如高架桥、隧道和桥梁。 |

|
书 名:灵魂的场所 索取号:U2/114 作 者:李清志 简 介: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如是说。然而网络时代信息纷杂,使得人们几乎很难静下心来思索。安藤忠雄、丹下健三、妹岛和世、伊东丰雄、柯布西耶、密斯、路易·康……建筑大师们的知名建筑作品,不仅外观特别、结构巧妙,更能产生奥妙的空间氛围,让身处其中的人内心获得安慰、灵魂沉淀安定。启 |

|
书 名:营造法式 索取号:TU-092.44/2 作 者:李诫 简 介:《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状态的典籍,规范了各种建筑的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在施工设计、用料、结构和比例等方面的要求,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内容涉及《营造法式》所录各工种(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信、旋作、锯作、竹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是对该书的全面解读。编译者不是对《营造法式》作逐卷逐条的注释,而是对《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工种的工程做法进行实质性剖析、介绍,并用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加以表述,帮助读者跨越古代术语和文字的障碍,获得对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本身的正确认识。 |

|
书 名:都市演进的技术支撑 索取号:TU-092.52/1 作 者:蒲仪军 简 介:蒲仪军著的《都市演进的技术支撑(上海近代建筑设备特质及社会功能探析1865-1955)》是关于上海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以上海近代建筑设备特质及社会功能探析为出发点,将核心问题聚焦于近代建筑设备演进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关系;以上海建筑设备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和纵轴,分别从技术、制度、产业和文化等方横向切入,通过文献挖掘、实物调研、案例分析与人物访谈获取大量史料,并加以分析与归纳,勾勒出上海近代建筑设备演进的脉络。 |

|
书 名:中国建筑史 索取号:TU-092/49 作 者:伊东忠太 简 介:本书叙述了自周代至隋的中国建筑的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建筑之位置、外人眼中之中国建筑、中国建筑研究之方法等,是*部有关中国建筑史的专著。作者以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看待日本古代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内容不完整,然而书中所表达出的建筑文化史观,至今仍有值得研究和借鉴之处。 |

|
书 名:筑苑.005:尘满疏窗 索取号:TU-092.2/29 作 者:姚慧 简 介:《筑苑·尘满疏窗: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拾碎》一书基本上是一些建筑文化的拾碎整理,在写作中着重于对建筑文化含义的探索,尤其是对一些非典型类型的建筑、构筑物,还有一些建筑物上重要而特殊的构造辅件,或一些消失、消解的古代建筑类型、名称及其文化进行了必要的整理研究,给予了较多的笔墨。 |

|
书 名:创新风暴·中国居住创新设计经典 索取号:TU241/235 作 者:时国珍 简 介:由建设部各有关单位联手支持并经资深专家严格评审,向全行业推介优秀住宅的创新风暴活动,是一项深受业界欢迎和各方关注的盛事。这项活动从1999年评选“新户型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是第八届。作为历届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深感这项活动对行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其特点和效果也渐为大家所认同。 |

|
书 名:建筑材料形态美学 索取号:TU5/28 作 者:许剑峰 简 介:《建筑材料形态美学》在总结木材、砖石、混凝土、玻璃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固有性质和搭配原则的基础上,力图探索平常材料的非常特质,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和材质搭配实现传统建筑材料表现艺术的新探索。结合当代建筑流体化的设计趋势、新的设计方法,探讨金属、塑料、膜材等新兴建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生态性能。 |

|
书 名:永恒的意大利风格:克劳迪奥·塞博斯丁的建筑设计哲学 索取号:TU2/110 作 者:塞博斯丁 简 介:本书展示了世界极简主义建筑设计之父克劳迪奥•塞博斯丁的经典作品,包括他为Giorgio Armani, Calvin Klein, GIADA以及享誉国际的嘻哈歌手、制作人Kanye West等客户设计的店铺和住宅。他认为建筑是一种诗歌,能够通过空间和材料表达情感;他鄙夷杂乱无章的随意填补,更喜欢留出空白表现优雅气质;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原则。极简主义的美能产生艺术性极佳的建筑和灵活的内部空间,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设计的作品中。 |

|
书 名:当代建筑的逆袭 索取号:TU2/107 作 者:邵唯晏 简 介:《当代建筑的逆袭》为青年设计师邵唯晏多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所得,重点介绍了当代建筑的十种特质:数字性、动态性、拓扑性、自相似性、模糊性、轻透性、多向连接性、地景性、地域性、永续性。并根据每种特质的特点,配以相应案例加以解释,使人更容易明白这些特制的应用形态,方便读者理解当代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