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春深四月,墨香正浓。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A Bridge to the Future)为主题,呼吁全球以书籍为纽带,传递智慧、共塑未来。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传统,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它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不竭的源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使命,更应让阅读成为青春成长的底色。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书为友,让阅读融入日常
坚持每日阅读。无论学业多繁忙,都请每天抽出30分钟静心阅读,可以是清晨的经典诵读,或是夜晚的深度思考。正如北宋欧阳修所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精读经典著作与专业书籍。选择有思想深度的经典著作和学科前沿的专业书籍,在《理想国》中探寻真理,在《时间简史》中仰望宇宙,在法学典籍中筑牢公平正义的信念。通过深度阅读,淬炼思维、夯实专业根基。
二、以书会友,共享思想之光
组建读书社群。与同学、室友共读一本书,定期开展读书沙龙、圆桌讨论,在交流中碰撞观点、拓宽视野。正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思想的火花往往诞生于对话之间。
参与校园阅读活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参加各类读书活动;竞选班级“领读员”,分享阅读感悟;参与读书笔记大赛、经典诵读会,以实际行动点燃校园书香。
三、以书为桥,践行新时代青年担当
读以致用,知行合一。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行动力:在乡村振兴调研中应用社会学理论,在公益支教中传递文学之美,在科技创新中践行科学精神。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推广全民阅读。走进社区、中小学担任阅读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讲述绘本故事,为老人开设数字阅读课堂。用青年之力,让书香浸润社会的每个角落。
四、以书为鉴,涵养精神品格
在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感悟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之光;在《平凡的世界》里,体悟普通人奋斗的伟大与美好。让红色基因和人文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田,成为我们前行的精神支柱。
在阅读中修炼心性。放下手机,远离碎片化信息的干扰,在纸质书页的触感中重拾专注力;在诗词歌赋中涵养审美,在哲学思辨中锤炼理性,让阅读成为抵御浮躁的“心灵避风港”。
同学们,当我们翻开《史记》,便是与千年文明对话;当我们研读《物种起源》,便是与科学精神共振;当我们共读《人类简史》,便是与全人类的命运相连。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守护。
让我们从今日起:认真制定阅读计划,用心写下第一页读书笔记;
从此刻起,与室友共读一本书,在宿舍开辟“书香一角”;
从春天出发,让阅读之光照亮求知之路,以书香为墨书写青春华章!
“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筑梦正当时。”当我们以书为翼,终将跨越时空的鸿沟,抵达文明的彼岸。让我们携手同行,用阅读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理想国》,让青春在智慧的光芒中绽放永恒的光彩!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