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艺术相关 |
序号 |
书目信息 |
封面 |
1 |
书名:历代人物造型图谱 作者:林瑞君, 宰其弘编 索取号:J222.2/69 豆瓣评分:暂无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通过对历代人物画的回顾,从细节体会古人精妙的造型能力与线条艺术的魅力,从而为创作者带去一些灵感与启发。书中甄选的画作均为历代人物画经典作品,从战国秦汉至晋唐,再到两宋、元明乃至清代,包含帛画、壁画、卷轴画。
|

|
2 |
书名:北方文艺复兴艺术 作者:(美) 斯蒂芬妮·波拉斯 索取号:J110.93/8 豆瓣评分:9.4 内容简介:全书按时间顺序编排,八个章节每章大致讨论二三十年间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作者并未局限于艺术家生平介绍和风格分析,而是将14世纪晚期至16世纪期间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视觉与物质文化置于宫廷文化、商业网络和宗教改革的三重语境中,围绕艺术领域中出现的诸多变化展开论述,揭示了艺术赞助、新兴资产阶级的收藏需求以及宗教改革对图像功能的争议如何共同塑造了北方文艺复兴艺术的独特性。 |

|
3 |
书名:时间与温度 作者:巫鸿 索取号:J052/109 豆瓣评分:暂无 内容简介:本书中的五篇文章继续涵盖从古至今的跨度,同时不断增加所讨论的材质种类,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有包浆的古物可说是时间之物、有温度之物,时间和温度是理解这种特殊“文化材质”的核心因素。绘有图像的“长幡”在材料、特征、制作、展示及运动方式等方面的特性,都为供养人和观者带来了独特的个体经验,并赋予这类物件以特殊的主体性。漆器之“漆”是一种加工后的自然材质,研究漆器可以从创作者的视角和经验出发去考虑材质和艺术表现的关系。“瘿”本是树木的一种病变,但剖开后的断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纹理,带给人特殊的材质美感。此外,还有当代艺术家尹秀珍对不同类型的材质进行的持续的实验。
|

|
4 |
书名:无名的艺术力:论形式意志与图像潜能 作者:鲁明军 索取号:J051/85 豆瓣评分:8.7 内容简介:本书着力探讨图像学作为一种理论范式是如何被更灵活、更立体的视觉文化所取代的,形式和形式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话语和意识形态是如何瓦解、又是如何复兴的。在此基础上,回到形式论和图像学理论的源头即李格尔和瓦尔堡这里,重探二者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们所共享的意志、情感与能动力。作者认为,这无论对于艺术史研究,还是对于当代艺术(包括策展)实践,都别具意义,其不仅打破了由沃尔夫林和潘诺夫斯基所缔造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这两个已然僵化的智性模式,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艺术力。
|

|
5 |
书名:灵感迸发的每一天 作者:(日)汤浅政明 索取号:J218.7/823 豆瓣评分:8.0 内容简介:本书以PIA杂志电子版《创作者人生》专栏上的采访《从挑战中学会的事情》为底本,增补结集而成,主要记录了作者30多年的创作经历,经典作品的制作过程等,揭秘出道以来重要作品的幕后故事,尤其介绍了作者的天马行空的灵感来源,敢于直面挑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等。
|

|
6 |
书名:敦煌初见时:敦煌壁画复原艺术精品集 作者: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绘 史敦宇口述 索取号:J228.6/12 豆瓣评分:9.4 内容简介: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最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精炼易懂的文字解说画中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全方位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

|
7 |
书名:2024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精选 作者:李杰 索取号:J121/352 豆瓣评分:暂无 内容简介:本书集中收录了全国上百家知名院校师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包含产品以及概念作品,涉及文创、服装、工业产品、包装、图书、艺术品、医疗健康、交通工具、公共建筑等主题,内容编排上注重图文结合,既有作品的设计效果图、实物图,也有对作品设计理念、设计创新点、设计价值等方面的细致解读,同时也有列出作品的设计者、指导老师等信息。
|

|
8 |
书名:从幻灯到电影:《申报》早期影像广告研究 作者:孙慧 索取号:J909.2/194 豆瓣评分:暂无 内容简介:1913年中国人自主拍摄剧情片以前的影像发展史,是中国放映和观摩外国影像的接受史,是外国影像和观念的传播史,是具有中国特征的影像的起步史,也是中国本土电影摄制的尝试史。《申报》是近代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本书稿锁定《申报》的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影像广告的具体内容,完成对早期中国电影史的探索。作为一份中文商报,《申报》历经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历史阶段,成为近代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的日常版面中,广告至少占据一半,因此,本书认为,《申报》的广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商业浮沉,其中的影像广告,其内容、设计、版式、刊例、频次等的变化,对研究1913年以前的外国电影传入史和中国电影发生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
9 |
书名:女性、艺术与社会 作者:(美) 惠特尼·查德威克 索取号:J110.9/312 豆瓣评分:8.6 内容简介:本书初版完成于1990年,是著名女性主义艺术史学家惠特尼•查德威克的代表作,其开拓性书写为女性主义艺术史这一领域的无数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本书始终围绕“女性-艺术-社会”的互动关系, 具体分析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艺术家面临的具体环境 (创作环境、社会对其成就的认可、新的挑战等)。第六版在此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扩展, 涵盖了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和她们的作品, 特别是那些在以前版本中未曾提及或讨论不够充分的艺术家。本书是一本研究型、资料型、工具型著作, 书中的章节设计合理、逻辑清晰, 研究材料扎实、客观, 文本语言平实、严谨
|

|
10 |
书名:中国动画:中国美术电影发展史 作者:(日) 小野耕世 索取号:J909.2/196 豆瓣评分:8.5 内容简介:本书是首部以中国动画草创期及发展为内容的著作,讲述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作品《大闹画室》诞生,至1986年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领军机构中国动画呈现蓬勃发展的气象,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草创期至辉煌时期一以贯之的艺术创新和探索的特质。与此同时,此书绝非一般生硬的历史记录,而是大时代下一群动画热爱者的青春群像。作者亲身接触了这段历史中的人物——万氏兄弟、日本人持永只仁、王树忱、特伟、金近、钱家骏、段孝萱、阿达、唐澄……他们带着独特的个性和形象扑面而来,他们对动画技术和艺术的热情和探索,对动画新人的不断培育,才有了那些久经流传的动画作品:《铁扇公主》《渔童》《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三个和尚》《天书奇谭》,等等。 |

|